登入
恭錄 聖嚴法師 開示:不再空虛的人生-目前一般人的物質生活,基本上是不虞匱乏的,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的生活內涵也因此而提昇。畢竟我們是人而不是動物,動物只要滿足了本能,牠的生命也就完成。可是我們人不只是這樣,如果人的存在僅是為了滿足本能,那我們跟其他的動物有什麼不一樣呢?現在整個世界都在追求物質的滿足,可是物質生活只能讓我們的五官得到刺激、麻痺,而不能讓我們的心靈得到淨化,也不能讓我們真正感到充實。因為物質的享受和刺激,都只是暫時的,一時間可能得到一些安慰,過了以後就會覺得空虛。不少人為了彌補精神上的空虛,只好去花天酒地,從此投入聲色犬馬、燈紅酒綠之中。就這樣,一個人從生到死,由於空虛而追求滿足,一面追求,一面又感到空虛,因為空虛,又再追求滿足,但卻更感到空虛。就這樣周而復始,惡性循環下去。直到臨命終時仍是充滿無奈、空虛和悲哀!對作為一個人而言,是非常遺憾的事!所以要提昇生活的內涵,使我們的精神生活不至於貧乏,必須從淨化自己的內心做起。但是僅僅在口頭上談生活內涵,那是紙上談兵;如果不能真正充實我們的精神生活,都不過是空虛的。有的人用藝術修養來提昇自己,也有人用思想或哲學來充實自己,從宗教的觀點來看,唯有宗教的信仰和宗教的修持,以及宗教生活的體驗,才是人類精神生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人生才不會空虛,也不會感到寂寞。雖然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我們的時間、體力往往也不夠用,可是就是因為生命太短暫,能力也不足,所以更要充分的、積極的奉獻自己。如果能夠具備宗教的信心,那就更好了。但這個信心並不是虛無空洞的,而是透過自己的實踐與深刻體會得到的。所謂實踐,以佛教來說,就是學習佛、菩薩們付出和奉獻精神;而在學習付出奉獻的過程中,人的生命便會因此獲得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