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影片分享】點慈悲智慧燈 祈幸福圓滿願114年基隆地區中秋關懷活動;於114年9月21日舉行,感恩-財團法人全聯佩樺圓夢社會福利基金會、中華民國瑜伽舞蹈養生協會、基隆市中正區中船、正船里辦公室、基隆市愛三路福德宮、淨葉林同修會、全聯福利中心八里商港店、基隆仁三店以及十方大德、志工菩薩們的護持與協助,得以成就活動圓滿。今年因為農曆潤六月;感覺上還沒有中秋佳節的氣氛,但因考量能夠參加的關懷家庭們各項因素,因此基隆地區的關懷活動實際農曆尚未是八月。協會自106年起在基隆舉行中秋、歲末關懷活動開始儀程不會有太大變化,由中華民國瑜伽舞蹈養生協會由戴馨汝老師師資群帶動與會者舞動筋骨,與會者這些年來也能夠適應、配合及融入活動中,令瑜伽老師讚歎不已。另一單元由果瀚師兄帶領心法的練習,也是以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的理念引導與會者在觀念上的調整、安定身心的方法,每年都會有關懷家庭回饋說:來參加活動聽到的觀念及方法對他(她)個人有很大的幫助,每年都期待著。單元活動尤其是“托水缽”第一次嚐試帶領大眾同時魚貫出位;是在109年慶祥慈善基金會宜君執行長蒞臨指導時,也回饋說:有不同的體驗。當初在構思時是以大眾初期只是將托水缽的樣子做出來;也讓大眾習慣這樣的模式,若每期都採用相同的單元,與會者才能慢慢地將心法運用在“鍊心”、“專注”上。恭錄 聖嚴法師 開示:【物質的享受不可靠】物質的享受是永遠無法使人的心或精神感到滿足與安定,但是,人們卻經常都是在追求物質生活的滿足,企圖讓自己感覺安全和可靠;而所追求的內容,都離不開衣、食、住、行、男女感情等。偏偏這些東西追求愈多,給人們增加的麻煩和困擾也愈多。這就像口渴的時候用鹽水或海水來解渴,愈喝愈渴,愈渴愈想喝;雖然喝鹽水止渴這種經驗大多數人沒有,但是生活裡感覺不安全和不滿足卻是事實。我有一位信眾,他有兩幢房子,在沒有買房子以前,生活過得很快樂;現在有了兩幢房子,他變得非常擔心。尤其最近房地產走下坡,他很想賤價賣掉房子,但又捨不得;不賣呢,貸款的負擔又很重;於是患得患失,內心充滿了不安,毫無安全感可言。所以說,追求物質的享受,絕對是不可靠也不究竟的。心靈的追求不容易-我們應該把生命的重心朝精神層面追求,因為那會使我們感覺有依靠、有寄託;但要在精神層面求得安全的保障,也是不容易的。例如:有些人信仰宗教非常虔誠,也有人對自己的哲學思想深信不疑,有了這種精神上的依靠和寄託,是可以讓他們安身立命、身心健康。當有的人在藝術方面,或在工作上有很大的成就、很順利的時候,就會感覺到生活的安全和生命的充實。但如果這份成就在他的生命中並未得到客觀環境的肯定,他還會感覺到生命是很有意義的嗎?這就值得懷疑了。我認識一位很優秀、很努力的藝術家,但是他的畫就是不賣錢。我對他說:「你的畫很好,或許是現在的人還不懂得欣賞,你千萬不要失望。」他很沮喪地說:「我不知道自己的藝術生命將來會不會有人欣賞?」我說:「沒有關係,等你死了以後,也許就會有人懂得你的畫,像梵谷那樣不是也很好嗎?」他說:「像梵谷那樣很可憐,自己沒有發財卻讓後人發了財。」可見這位畫家並未肯定自己的努力,所以在不順利的時候,就對自己的生命產生懷疑。禪法即是安心的方法-禪法,就是用來安心的觀念和方法。釋迦牟尼佛年輕時,因為看到人有生老病死之苦,不知如何解脫,所以出家修行,悟得安心之道;他說法四十九年,都是專為人類做安心的服務。他告訴我們,身體需要物質來幫助,需要醫藥來治療,但心要依靠佛法的救濟。身體的健康固然重要,可是如果心理不健康,即使外表看起來健康,也仍是一個有病的人。通常自認為身體健康的人很多,因為他們不知道身體是否有病,如果沒有感覺不舒服,就認為是健康的;可是,自以為心理完全健康、完全沒有問題、很正常的,恐怕就沒幾個了。如果想要身體的健康必須要有適度的運動,可是心理的健康正好相反,必須要有適當的安靜;身體最好每天都有運動時間,心靈則最好每天都有安靜的時候;通常,人們可能每天有運動的習慣,卻很少有讓心安靜一段時間的習慣。禪的心理治療,即是為人安心的方法,其中包括兩項:一是放鬆身心;二是放下心中的牽掛。這需要練習,如果僅是知道而不去練習,是沒有用的。但是,這種放鬆和放下也只是暫時的,不是永久的,因為一般人做不到一次放下就永遠放下,可能可以放下一、兩分鐘,但之後還是放不下。不過,人們多半需要先練習暫時的放下,然後才能永久的放下;也就是說,永久的放下,通常是從暫時的放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