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播天籟
13 Jul 2025
樂活-吃茶趣基隆地區114年度第三季3-2~保健禪-拍掌念佛~

樂活-吃茶趣基隆地區114年第三季3-2~保健禪-拍掌念佛~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持續的間歇性降雨,高溫悶熱。讚歎精進的長者菩薩們;不受環境影響而退心,不使自己變成環境的附屬品,反而練習做一個能夠主宰自己的人,雖然學習“知”的環境不是那麼舒適,且每位長者菩薩們身體多少微恙,但還能夠憑藉自我的願心和願力來學習,非常的不容易。本堂主題單元-拍掌念佛;果瀚老師再次介紹拍掌的益處,在拍掌同時大聲呼六字佛號並跺腳著走,既能夠修持淨土法門亦可健身、養生,身心都得到調適。 聖嚴法師曾開示:~修行的目的在培養慈悲心和智慧心~修行的目的是要改善自己的心和行為,讓自己有慈悲與智慧;所謂慈悲就是菩提心,而智慧就是出離心。菩提心是利益眾生的心,是學習諸佛自利利他的精神,學習菩薩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願心,如此就是修行菩薩道,而能永遠地修行下去,就成佛了。出離心是出離煩惱的心,不讓自己再因貪欲、瞋恨、懷疑、憂慮、怨恨或嫉妒而經常煩惱、痛苦、掙扎,否則不會有安全感、安定感,也不會慈悲,更不會有真正的智慧。只要時時想到利益眾生,就一定會有慈悲心、出離心,不然,無論修什麼、怎麼修都沒有用。因此,念佛的目的也在於鍊心。修念佛法門的人如果不會調理自己的心,只知道形式上的念佛、誦經、拜佛,即使敲破了好多個木魚、數斷了好多串念珠,或是額頭拜出了好幾個疙瘩,甚至於把地面拜出了一個大窟窿,也不一定有用。雖然修行不是只動口念佛,可是因為心鍊不起來,所以還是需要精進念佛讓心安定、清淨,當念佛念得心中沒有煩惱、雜亂,不受內外狀況影響時,慈悲心、智慧心就會出現了。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