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播天籟
27 Feb 2025
樂活-吃茶趣基隆地區114年度第一季1-4~毛巾操-肌力訓練-步上修行之道~

樂活-吃茶趣基隆地區114年第一季1-4毛巾操-肌力訓練~步上修行之道~協會在基隆舉辦樂活-吃茶趣生活禪課程已邁入第五年,學員長者們雖然隨著每個人的因緣來來去去、無常、凋零但人生就是這樣,反而是持續來上課的長者菩薩們更值得讚歎,能夠為自己在人生後半段的時間,長時間參與課程,藉由聽聞心靈環保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健全個人心理的建設、精神生活的提昇和養成。因為觀念的調整;在回歸家庭時週遭親友也得利。因此講師果瀚師兄秉持 聖嚴法師曾開示:耕耘當作自己的責任,盡責任去播種、施肥、澆水,該做的工作不斷去做;以樂觀的態度期許未來,相信一定會有好收成,其他的就順其自然了,不需要太憂慮、太難過。即使收成不好,也要告訴自己:「大環境不是我所能掌控的,我只要努力就好了。」並與長者學員菩薩彼此鼓勵好好地、實實在在地活在當下,對於修行結果「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恭錄 聖嚴法師 開示:修行的觀念稱之為「正知見」,修行的方法是「正行」,而「正精進」則是指修行的態度。這幾項要能夠互相配合,如果缺少其中一項,打個比方,不是失明的瞎子,便是缺腿的癱子,但是配合起來,既能看得見,又能走得快,就是一個健康的人了。(一)正知見-這裡說的知見,是屬於佛學和佛法的觀念,就是因果法和因緣法。所謂「因果」,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過去的努力可得到現在的結果,過去的不負責任形成了現在的許多困擾,這就是因果。講因果並不僅僅是這一生,一定要相信有過去生、過去生、無盡的過去生;有未來生、未來生、無窮的未來生。只是單看此生的話,因果就沒有辦法解釋清楚了。許多人都會羨慕他人、嫉妒他人,或者對自己失望、自責、驕傲、自負,這都是因為沒有因果的觀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因果,就像不同的身體條件、心理條件,以及環境條件等等,這都是果。這些結果,都有原因的。所謂「因緣」,是以主觀的因素加上客觀的因素,成為一個現象的事實;客觀的因素很難掌控,就連主觀的因素也未必能夠掌握。有些事可以自主,但更多是無法控制的。所謂能自主的,就是以現在所具備的條件積極修行;而不能自主的,便是屬於因緣的配合而產生的。自主與非自主,主觀的自我與客觀的環境,這兩種因緣相加,就是從因緣而生的結果。(二)正行-「正行」,是指有正確觀念及正確方法的修行生活。由於每個人有不一樣的因緣,所以有不一樣的結果,這包括身體狀況、心理狀況,以及環境狀況,都跟因果及因緣有關。我們要接受因果、因緣的事實,同時要時時設法來努力改變、改進、改善因果和因緣的事實,這就是成佛之道的修行原則。修行成佛之道的過程中,一邊要精進不懈,一邊要不怕阻礙,不求安樂、不拒艱難,也就不會在阻礙之前退失道心。(三)正精進-很多人不清楚精進的意思。要知道,緊張和心急不是精進,這只會使你容易疲倦,甚至煩躁、不安。正確的修行心態,就是要將心情放鬆、身體放鬆。所謂精進,是細水長流,就像天然的泉水,汨汨地、緩緩地、持續地、不斷地往下流注。不會修行的人,往往拚老命似地用猛力,那就好像下了一陣暴雨之後,山澗的洪水,於一時間內排山倒海直奔而下,但雨過天晴,洪水沖完就沒有了;而且猛沖狂奔的洪水,會造成災害損傷,那不是精進,而是一種自我摧殘的行為。精進的態度,不是希望馬上得到結果,或希望馬上見到、經驗到打坐的好處。打坐,首先要練習持續的毅力、平靜的心情、放鬆的身體,自然而然就會體驗到坐禪的好處。如果心浮氣躁、希望速成、急求效果,那便等於揠苗助長,所得到的必定是反效果了。「正精進」,是以精進心對治懈怠心,正精進有異於盲修瞎練的苦行,而是不急不緩、不苦不樂的中道行,要像細水長流的泉水,而不是像一洩而下的洪水,泛濫成災。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