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播天籟
05 Sep 2024
樂活-吃茶趣基隆地區113年度第三季3-10~認知訓練-專注力練習~

樂活-吃茶趣基隆地區113年第三季3-10~認知訓練-專注力練習~近期樂活課長者學員們輪流掛病號、復健、調養身體;讓人意識到照顧身體的重要之外,照顧堅定的道心以及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視。本堂主題課“認知訓練”果瀚老師引導長者學員們;一開始放鬆身心享受呼吸從鼻端出入的感覺,保持心的安定之後,再以觀身受法的動作,清楚知道自己的動作。不要去注意身體局部的感覺與負擔,只需清楚知道自己的動作就好,透過心、念來練習專注力。恭錄 聖嚴法師 開示:禪的方法,首重屏息諸緣,心無旁騖。因此,在用方法的時候,不要注意任何週遭環境的動靜,即或有架飛機失事,跌落在你身旁,也是不要管它。禪法的修習並非一蹴即成,因為你從小緊張到現在,要立刻把身心放鬆是辦不到的。所以應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練習,使你的心漸漸從混亂緊張中安定下來,才可能在虛妄的生活中體驗到真實的世界。禪的理論和禪修方法,若不能在平常日用中勤加薰習,遇到問題時便會束手無策,唯有坐地就縛。所以,禪與日常生活,有其密切的關係,否則,它將僅是一種學說而不是實用的禪法。禪的方法,有動、有靜。對一個初學者,動的方法不太可能深入,而靜坐的練習,能獲得較深的經驗。日久經驗豐富且深時,在動的時候,不管做什麼,身體動,心還是安定的。如今也有一位緬甸禪僧,發明了一種「動中禪」的修行法,亦能使人安定身心,原理是依據「觀身、觀受、觀心」的法門。至於中國佛教,有漸悟與頓悟兩派的修行。漸悟的修行,非常重視打坐;頓悟的修行,不反對打坐,但亦不以打坐為主要方法。但是,多半的人是需要以打坐為基礎的。我們通常認為自己的自我是真的,自己的所思所見、所解所受也是真的,因為是我在想、我在看、我在聽、我在說、我在做;但是,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這些都是虛妄的。所以,禪的最高經驗是無我,也就是先從錯亂的自我轉成穩定的自我,再捨穩定的自我而成無我。到了無我的程度時,才發現我跟世界,既不是統一的,也不是分開的。統一的是大我,分開的是小我,不一不異,無內無外,是一切事實的存在,卻沒有我的執著在其中。

登入